一直说要记录下当年的故事,却迟迟未动笔。今天,是时候写下一些东西了。

  那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,当时母亲已经病危。临终之时,她除了向父亲嘱托了一些后事,也说出了自己多年的心愿—–希望父亲与我能回故乡一趟。大家也许很诧异,回故乡转转,这在平常家里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,甚至可以说是平常之事,但是这在我家却是“禁忌之事”。

  话说抗战时期,因为看见日本宪兵欺负百姓,在城里做事的父亲打伤了一名鬼子。为了逃避追捕,他跑到母亲家里,他与母亲的恋情外祖父也是知道的,他认为这样外祖父便能靠他那坚实的关系上下打通,救他一命,毕竟没有出人命。但孰知外祖父与外祖母商量之后却狠心拒绝,甚至苦苦求情的母亲竟也被他们一并赶走,之后他们居然紧闭家门似乎连母亲一面也不愿见。多年养育自己的父母连家里的丫鬟李丫头都不如,连她都知道给父母拿些盘缠,那些似乎都是她偷偷拿的。母亲十分伤心,外祖父封建腐朽老地主家的丑恶面孔似乎昭然若揭。俗话说虎毒也不食子,外祖父这样无情母亲也不再奢望什么了。父母从此过上了多年的逃亡生活。好在上天保佑,他们历经千险终于在现在的城市安了家。

  当父亲要我与他回去一趟时,他那复杂的眼神却告诉我他的纠结与不愿,而我的内心实际也在怀疑这趟旅程的意义。

  母亲走后一年,我们踏上了旅程。当年父母奔波数载,九死一生的路,如今不几日却已置于身后。一路上,从父亲为我讲述的这里曾经的点滴及他不时东张西望的动作里,我也读懂了这里对于他与母亲的意义。谈及外公,他只说到了便会看到一座大宅院。

  经过一番周折,我们打听到了当年的乡镇所在,不知因为拆迁还是为何,我们却怎么也找不到那座宅院。再打听又得知,抗战前这里好像是有一个大宅院,但因为那家主人是一个保护革命党人的好地主,宅院被抢掠烧毁,而那位主人也不幸遇害,连他夫人也未能幸免。还打听到他们的墓地就在镇北边大路东侧。我和父亲听后,觉得十分奇怪,父亲说肯定是走错了地方。但我们决定还是到那墓地一探,就当是缅怀先烈,不枉到这里一次。

  到那墓地恰逢一老妇人在祭奠墓主人,那时也正是清明左右,有人扫墓也正常。经过一些询问,那老妇人竟对墓主十分熟悉,而墓主的名字竟然和外公一样。那老妇人看起来和墓主很亲近,看我们十分诧异她就说起了墓主生前云云。父亲听后,表情严厉起来,眉头也皱起来,他告诉我:这就是你外公啊,这里的人肯定被骗了,你外公那种人怎么可能是英雄?我们正疑惑之时,那老妇人忽然转过头看着我们,声音颤抖的问道:“您刚才说的可是他外公?大哥,你莫非是当年被赶走的赵少爷?你夫人可是钱小姐?”父亲惊的张大了嘴:“你是?”“大哥啊,我是当年伺候钱老爷的李丫头啊,你忘了当年的盘缠……”父亲先是一愣,之后忙上前去,握住李阿姨的手说不出一句话来。而我对于这一切一时还没反应过来,愣在了那里。李阿姨又问到:“小姐她现在可好?”父亲不语,李阿姨转过来深情地看了看我又转过头说“少爷的孩子都这么大了,多少年都过去了啊”随后她长叹一声继续说道“少爷现在可能还认为老爷见死不救吧?哎,你有所不知啊。当年老爷将你与小姐赶走实在有难言之隐啊。”

  原来,外公当年虽然明着不露出什么反日情绪,实际上经常利用各种资源补给抗日队伍,保护抗日志士。父亲逃来时正值日军扫荡高峰期,而且有消息说外公身份已经暴露。为了坚定父母逃走决心,外公刚好利用父亲的事把他们“赶走”,而为了保护乡亲,他又毅然决定留下。为了保护父母,他宁愿自己被他们误会,甚至被痛恨!而这么多年来,我们却……

  未等李阿姨说完,父亲跪在坟前已老泪纵横,李阿姨也在旁边抹着眼泪。而我,跪在父亲身后,抑住眼泪,深深地磕了三个头,一为天国的母亲,我想告诉她:我们不仅回来了,还找到了真相;二为坟中的外公,为他的高尚我愿舍膝下万两黄金;三更为那个时代千千万万像外公这样的人,正是因为他们,才有现在的和谐安宁,正是因为他们,才有祖国的蓬勃向上,他们的牺牲我们永世不忘,他们的品德一定万世流芳!